深圳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学3校4所 新增学位约4.7万个

导读公式市民说法来深建设者子女也能在家门口入读公办学校新学年就要开学了,这让家住宝安上

深圳吃喝玩乐

公式市民说法

来深建设者子女也能在家门口入读公办学校

新学年就要开学了,这让家住宝安上合村的牛伟利颇为期待,因为她的女儿马上就要到新建的孝德学校上小学一年级了。“从我家到学校走路不到10分钟,这所新学校不仅是孩子以后9年求学的殿堂,也是我们的‘新邻居’。”牛伟利说,片区新建了学校,让他们这些非深户籍来深建设者的子女也能入读公办学校。

记者了解到,孝德学校今年新招收了300名小一新生,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非深户籍的孩子。

教育是民生之首。牛伟利留意到,每年年初,市政府都会以清单的形式,列出市政府在改善市民教育医疗、衣食住行,提升城市环境,加快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在今年发布的119项民生实事中,教育领域涵盖12项之多,且位列最前,足以说明政府对教育投入力度之大。

今年年初,我市明确了完成34所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任务。如今,距离9月1日新学年开始的日期越来越近了,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3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均按进度建设,其中17所新改扩建学校可在9月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片区的学位压力;4所公办普高中,市第八高级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华高中部)及市第十一高级中学(人大附中深圳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均已完工,将于今年9月迎来首批新生;红岭中学高中部扩建工程、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扩建工程也已完成,可在9月投入使用。

公式深圳做法:

过半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非深户籍学生

教育规模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增加学位满足市民群众教育需求是我市民生问题的重点。早在2014年,市政府就确定包括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在内的12项跨年度、跨“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民生工程。从2014年至2017年,全市新建和改扩建115所义务教育学校和15所普通高中,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6.3万个,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2017年是基础教育工程的收官之年,计划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4所,新增学位约4.7万个。近年来,原特区外地区加快了学校建设的步伐,新增了多所学校,今年也不例外,72%以上的学位属于原特区外。

学位的增加,满足的不仅仅是深圳户籍的学生,据2016年统计,深圳7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位、57%以上的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提供给了非深户籍学生,符合我市义务教育就读政策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公办学校满足率已达80%。

近年来,我市还不断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继2012年9月,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系列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公共普惠性政策后,今年新学年开学前,政府又给民办学校的师生发放系列大礼包,民办学校小学生每年最高学位补贴从5000元上涨至7000元、初中生每年最高补贴从6000元上涨至9000元,连续任教3年的教师和幼儿园保教人员每月发放津贴从300元涨至450元。满10年的民办教师和幼儿园保教人员的津贴则从1000元涨至1500元,涨幅高达50%。经统计,我市近5年共投入民办学校62亿元,惠及教师14万人次和学生108万人次,推动社会力量投入教育近20亿元。

公式记者点评:

让“流动的花朵”也能享受“阳光”

深圳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与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生源下降、学校数量减少的趋势完全不同,深圳的中小学幼儿园招生人数连年增长。外来人口规模大、比例高、增长快,非深户籍人口占全市人口总量的八成,人口结构倒挂严重,这对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深圳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促进特区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如今,原特区内外的学校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市民身边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身边的好学校中,学生中很大的比例都是来深建设者的子女,较好地解决了非深户籍学生入学问题,这充分体现了让建设者子女共享深圳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保障了他们受教育的权益,让这些“流动的花朵”也能享受到深圳的“阳光”。

深圳吃喝玩乐一站式平台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投稿或合作、请联系QQ:22559528

关注公众微信号“深圳吃喝玩乐”(微信ID:szchwl_com),回复“深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分分钟了解深圳各大好玩的旅游景点,还有机会免费获取门票哟~~

关注公众微信号“深圳吃喝玩乐”(微信ID:szchwl_com),深圳本地吃喝玩乐...一网打尽

公办学校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深圳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

反馈
X